千里步道簡介

    千里步道運動自2006年發起,從初期倡議環島路網,提供行人、自行車安全通行空間,守護美麗風光、文化資產,去除光害、除草劑、水銀燈等鄉野三害,以減廢、減碳、食物零里程、購買在地服務等方式促進小民經濟,到今日推動包括淡蘭百年山徑、樟之細路、山海圳國家綠道等長距離步道,致力於推動手作步道運動,以及自2023年接任亞洲步道聯盟秘書處,著力推動台灣步道運動國際接軌工作等。

 

    其中手作步道被視為是解決步道問題的最佳方案。自2006年現任本會副執行長徐銘謙在客委會築夢計畫補助下,赴美國阿帕拉契山徑參與步道志工,回國後將此種概念帶回到台灣,於2007年開始與林務局合作以步道工作假期方式推動,並於同年邀請到美國阿帕拉契山徑領隊Christine Hoyer來台分享經驗。2009年與其他NGO合作持續推動,並正式命名「手作步道」,既非好像沒有人介入、純粹天然的「自然步道」,也不是過於強調工法樣態、而未照顧整體地景的「生態工法」。同時為手作步道訂出四個前提、六大原則、九大效益的內涵,由於強調環境倫理,以有別於過度依賴重機具的發包工程,也與民間熱心自力以廢料營造步道的方式有所不同。

 

    2013年起在林務局的委託下,為手作步道專業化、制度化、常態化研擬制度,同年提出跨科際領域的「步道學」體系,並陸續與台北文山社大、新北永和社大、台大、台中文山社大、台南社大、高雄第一社大、竹北社大、羅東社大、台東社大、花蓮社大、苗栗社大合作,至今開設28期入門課,結合在地知識與草根守護力量,形成看守步道的在地網絡。2010年協助太魯閣國家公園建立步道志工隊,2015年開始培訓斜槓「步道師」,制定「步道師認證體系與手作步道活動準則」為依據,2018年進一步發掘各族群保存傳統技藝的耆老,頒獎表揚「榮譽步道師」。

 

    出版「我在阿帕拉契山徑」、「手作步道」、「山徑美學」等相關書籍,並協助研訂完成「林務局步道工法設計手冊」。目前已有40個種子師資、23位實習步道師、9位步道師、3位資深步道師、12位榮譽步道師,構成了主要的專業力量。陸續獲得了Taiwan Best Design 100、第三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、第十一屆總統文化獎在地希望獎肯定。

 

在iOS或Android行動裝置安裝步道守護